川劇變臉揭秘-變臉手法
川劇變臉最令人驚嘆之處,莫過於表演者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,於瞬息之間轉換多張臉譜。即便你近距離凝神注視,甚至以攝影機慢放細究,也往往難以捕捉其變換的玄機。若你查閱相關資料,通常會得知變臉手法主要分為四種基本類型:「抹臉」、「吹臉」、「扯臉」,以及幾近失傳的「運氣變臉」。而作為一名變臉藝術的資深觀察者,我想告訴你:如今我們在各類演出中所見到的變臉,絕大多數都屬於「扯臉」。下面,就由我為大家揭開「扯臉」背後的秘密。
表演者需提前將繪好的臉譜剪裁並固定在薄綢上,每張臉譜都繫有一根絲線,層層覆蓋粘貼於面部;絲線的另一端,則巧妙隱藏在服飾的某個不易察覺之處(例如腰帶內側)。演出時,演員藉由舞蹈動作的遮蔽,迅捷而隱蔽地扯動絲線,將當前的臉譜瞬間揭下,完成一次次令人叫絕的變臉。這項技藝難度極高:粘合劑的用量必須精準——過多會導致臉譜難以扯脫,過少則可能提前脫落穿幫;動作不僅要快,更要乾脆俐落,配合巧妙編排的假動作以擾亂觀眾視線。
經典劇目《白蛇傳》中的缽童角色,可連續變換綠、紅、白、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譜,可謂將扯臉技藝推至巔峰。觀眾在欣賞扯臉表演時,可重點關注變臉過程的流暢程度、動作的隱蔽與否,以及臉譜切換之間的多樣與創意。